灌陽至鳳凰高速公路工程概況
發布者:廣西高速公路投資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18-08-07 18:15
一、項目概況
灌陽(永安關)至全州(鳳凰)高速公路(以下簡稱“項目”)是國家高速公路網中廈門至成都高速公路(G76廈蓉高速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廈門至成都高速公路(G76廈蓉高速)是連接我國東、中、西部的東西向主要通道,是聯系寶島臺灣與祖國腹地的一條便捷通道,其建成對加快經濟一體化,促進大城市圈形成、對西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實施將發揮重要作用。灌鳳路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“四縱六橫三支線”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橫“橫2”灌陽(永安關)至三江(唐朝)公路的構成路段。項目概算總投資30.44億元,于2011年8月25日開工建設,2015年12月29日建成通車。
二、建設依據
項目前期及建設實施期各項工作均嚴格執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和交通運輸部《公路建設市場管理辦法》、《公路建設四項制度實施辦法》等各項法律、法規。項目的工程立項、可行性研究、初步設計、施工圖設計以及開工前的其他各項有關工作,均已循序進行,逐一報批,手續完備齊全、完善,詳見表1。
表1 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執行情況 |
||||
序號 |
建設依據 |
審批單位 |
審批文號 |
審批時間 |
1 |
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 |
國家發改委 |
發改基礎[2010]1627號 |
2010.7.26 |
2 |
初步設計審查 |
交通運輸部 |
交公路發[2010]701號 |
2010.11.23 |
3 |
施工圖設計批準 |
廣西交通運輸廳 |
交紀要[2011]28號 |
2011.5.10 |
4 |
關于廣西灌陽至全州高速公路建設用地預審意見的復函 |
國土資源部 |
國土資預審字[2009]300號 |
2009.8.5 |
5 |
國土資源都關于灌陽至全州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用地的批復 |
國土資源部 |
國土資函[2012]873號 |
2012.10.31 |
6 |
工程監理招標投標審批 |
廣西交通運輸廳 |
桂交建管報[2011]64號 |
2011.5.9 |
7 |
施工招標投標審批 |
廣西交通運輸廳 |
桂交建管報〔2011〕65號 |
2011.5.10 |
三、建設規模及主要技術指標
(一)線路走向及主要控制點設置
項目起于灌陽縣文市鎮永安關(湘桂界),接廈門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南省寧遠至道縣段高速公路,中經文市、新圩、石塘,在全州縣鳳凰鄉三里村附近,與全州至興安高速公路相接。沿線主要控制點:全線設置文市、灌陽、石塘、鳳凰北等4處互通式立交,服務區1處,停車區1處,主線收費站1處、匝道收費站3處,管理分中心1處,養護工區1處。
(二)建設規模及主要工程量
項目主線:路線全長47.965公里,路基土石方749.04萬立方米,瀝青砼路面1207.268千平方米,特大橋784.08米/1座,大橋3960.767米/11座,中橋1413.8156米/16座,涵洞114道(含互通),通道101處(含互通)。
連接線:本項目同步建設石塘連接線1.1公里,路基土石方2.55萬立方米,瀝青砼路面16.328千平方米,平面交叉1處。
(三)技術標準
項目主線采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,設計速度120公里/小時,路基寬28.0米;石塘連接線為雙車道二級公路標準,設計速度60公里/小時,路基寬12米。最小圓曲線半徑1000米/5處,直線最大長度2055.51米,最長坡長2.95km、最大縱坡3%,橋隧比例9.8%,設計洪水頻率特大橋1/300,大、中、小橋、涵洞及路基為1/100,汽車荷載等級公路-Ⅰ級,其余技術指標按交通部頒發的《公路工程技術標準》(JTGB01-2003)執行。